欢迎来到专业的一鸣写作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主题教育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生活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5年市金融局关于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工作情况报告(完整文档)

时间:2025-04-19 06:06:4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5年市金融局关于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工作情况报告(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5年市金融局关于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工作情况报告(完整文档)

        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之源。市金融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关于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工作要求,主动作为,统筹谋划、建立制度、细化标准、优化流程、精准施策,迅速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在全市落地见效。

一、统筹谋划,把准工作“方向盘”

(一)及时向上汇报,争取地方支持。第一时间向市政府上报《关于贯彻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动员部署视频会议精神的报告》,就下一步开展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推动市政府召开全区动员部署会议,建立市层面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抽调各单位人员组建专班,组织各区县开展“千企业万户大走访”活动。

(二)强化横向联动,明确责任分工。与市发展改革委集中会商5次,明确双牵头工作职责,制定时间表、路线图。联合工信、财政、住建等12个部门沟通会商,讲解协调机制运行流程,明确各单位具体工作职责、负责提供的市场主体信息,压实各方工作责任。

(三)深入基层调研,理清工作思路。先后组织42家银行机构召开6场座谈会,了解银行机构细化“五项标准”、对接执行小微企业“两张清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听取有关意见建议。组织小微企业以及社区、街道等基层组织召开座谈会,面对面了解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困难、对协调机制的实际需求、对开展走访工作的建议等。

二、层层传导,压实各级“责任链”

(一)建立工作机制,夯实工作基础。印发专项通知,在局系统成立各级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三级联动工作机制,统筹高效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进一步发挥金融力量,支持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组建工作专班,发挥监管特长。建立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业务骨干作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发挥不同处室监管特长,形成工作合力,全力保障局系统和地方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

(三)印发实施方案,制定工作措施。印发工作方案,从建立工作机制、细化审核标准、明确工作流程、搭建信息平台等四方面制定13条工作措施,力争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在年底前见效。 

三、细化标准,把好清单“审核关”

(一)细化操作标准,提升清单质量。为帮助走访人员以及专班人员准确把握政策,在实操层面提升“5项标准”的执行效果,从正反两方面制定“6个具备”和“6个不得”的细化要求,有效提升“两张清单”质量。

(二)开展专项培训,提高实操技能。组织各金融监管分局、支局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培训,传达全国动员部署会议精神,讲解“两张清单”、“五项标准”、普惠信贷尽职免责、续贷等政策,为协调机制落地见效提供保障,帮助基层人员准确理解和把握相关标准及要求,把好“两张清单”的筛选审核关。

四、优化流程,提升落地“加速度”

(一)建立县域闭环机制,简化工作流程。建立区县“清单推送—银行反馈—部门帮扶—企业二次选择”的闭环高效服务机制。要求银行在第一时间上门,100%对接,30日内答复,畅通融资需求对接沟通,推动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

(二)搭建“线上+线下”平台,提升工作效率。以“信用全市”平台为基础,搭建全市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线上化平台,集合数据采集、录入、审核、反馈、汇总、监测等功能,向市相关部门、各级工作专班、银行机构分别提供访问接口,全面提升工作效率

(三)制作推介政策产品手册,支持银企双向“奔赴”。组织编制《全市普惠金融政策与产品服务手册》,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市场主体收集汇编惠企政策、各机构产品信息及服务案例,通过“信易贷”平台和各银行机构宣传渠道主动宣传推介,便于市场主体选择适合的金融产品,主动联系银行机构,双向奔赴提升信贷落地效率。

五、精准施策,打出配套“组合拳”

(一)落实续贷政策,提升服务水平。印发通知,指导银行机构及时摸排小微企业续贷需求,提前做好续贷评估,有效接续融资需求。对小微企业较为聚集的区域上门主动对接。截至2025年10月末,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余额1747.31亿元,同比增长5.8%,无还本续贷贷款余额户数16.46万户,同比增加2.94万户。

(二)做好尽职免责工作,免除后顾之忧。印发通知,督促银行机构健全普惠信贷“敢贷愿贷”工作机制,细化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内部实施细则,将不良容忍度政策与绩效考核、尽职免责有机结合,切实解除信贷人员的后顾之忧。截至2025年9月末,全市银行机构本年度累计对2684笔小微企业贷款进行尽职免责责任认定,涉及9547人次、金额19.13亿元。

(三)用好财政奖补支持,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推动地方政府出台“桂惠贷”贴息、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等政策,每年统筹安排4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企业贷款贴息。截至2025年10月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19%,较年初降低0.24个百分点,连续7年实现下降,本年度"桂惠贷"直接降低相关市场主体融资成本21.53亿元。

最新推荐